淺草的活動
一月

淺草寺, 淺草神社
二月


節分會
節分最初是指四個季節的劃分:春、夏、秋、冬。 由立春節接近農曆的元旦,從江戶時代開始,立春節的前一天被確立為「節分」,作為慶祝新年和驅邪的特殊日子。 雖然因地區而異,但據說如果你在節分日播種豆子以驅邪,並多吃一顆比實際年齡多吃一顆豆子,你將能夠度過一年無病。
淺草寺是第一個在江戶大規模舉辦節分活動的寺。 當前節分派對的主要活動是一位老人播種豆子。 活動當天,市山方丈和選定的老人從寺廟遊行到正殿,老人們從正殿東側設置的舞臺上撒豆子。在淺草寺撒豆時,基於「觀音大人面前沒有鬼」,人們常說「千秋萬歲福進來」而不是「鬼出去」。
三月

淺草寺本宗顯現儀式
穗子天皇 36 年(628 年)的 3 月 18 日,漁民 檜前浜成,竹成兄弟挖起了一座雕像。 當知道雕像是觀音大人的土地首領中內土師將他的家改建為寺廟並供奉觀音大人時。 這就是淺草寺的成立。 參與這種觀音大人的三個人被尊為神,現在仍然以「三社大人」的名義供奉在淺草神社。
3 月 18 日舉行的 Honzon Manifestation 儀式是慶祝 Honzon 願景的法會。 前一天的 17 日,供奉在神社中的神社從神社移至正殿,並在殿內供奉至次日的 18 日。 18 日早上,將有一個「降堂」,其中神轎將從正殿降下,之後,市山的所有僧侶將嚴格進行追悼會。

淺草兒童歌舞伎節
它由淺草寺西側的奧山大海上町商店街振興協會主辦,並於 3 月在淺草神社的神樂堂舉行。 以週末的幾天為主,以關東地區為主,在各地進行兒童歌舞伎表演。
四月

花節(淺草寺)
4 月 8 日是佛教創始人佛陀誕生的日子,也是慶祝這一天的活動。「佛誕會」俗稱「花節」。
在這一天,在正殿中,在正殿前,在五重塔前,放置了一個「花殿」。 花殿裡,有一尊釋迦牟尼誕生的小佛,右手指向天空,左手指向大地。 崇拜者將甜茶倒在這座佛像上,並感謝佛陀的美德。 倒甜茶的原因來自於佛祖誕生時,九條龍從天而降,灌溉甘露。 在正殿的聖壇上,懸掛著「佛誕生圖」,並舉行儀式,全天擠滿了眾多參拜者。

淺草流鏑馬
淺草流鏑馬是江戶時代淺草神社的新年活動,在昭和 58 年被台東區作為旅遊活動恢復。 身著鐮倉武士狩獵服裝的弓箭手從疾馳的馬上,用弓箭相繼射向第一個第二個第三個目標。

哭泣的相撲
嬰兒被辮子拉成旋轉的身影,在球場上爭先恐後地哭泣。 為了成長為健康強壯的孩子,為紀念第九代市川丹十郎臨時雕像修復五周年而開始。
五月

淺草神社祭 (三社祭)
它以 5 月的第三個星期六為基點,在週五、週六和周日舉行,主要在淺草神社宇治港的 44 個城鎮舉行,是日本屈指可數的節日之一,三天約有 180 萬人前來,以勇敢華麗的神轎神社為主,同時保留了江戶的氛圍。 據說,仍保留了江戶氛圍的淺草區,是一年中最熱鬧的地方,它已成為東京初夏最具代表性的傳統之一。

隅田川水面節
本活動旨在通過為周邊地區的人們舉辦海上運動體驗登船活動和海上運動示範,提高規則、禮儀和水上安全知識的同時,提供海上運動的樂趣並振興社區。
富士山植物市場
過去,假期是五月除夕和六月農曆節,而從明治時代開始,富士山的開放時間改為 7 月 1 日,因此也在 6 月除夕和 7 月農曆節舉行。 這是一個難得的假期,總共有 4 天。 在集市上,周圍的道路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商販,明治時代以後,六後家的下宅廢墟周圍開始矗立著植物市場,在梅子到來的時候是移植植物的最佳時機,據說在富士大人植物市場買的樹木經常生長,逐漸流行起來。 如今,在 5 月和 6 月的最後一個週六和周日,柳街周圍植物店一字排開,露出不合時宜的叢林。
七月

淺草神社「夏季朝聖」
在日本,除夕夜舉行「年月拔」以洗凈過去一年的罪孽,在迎接新年鐘聲的元旦,舉行「第一次朝聖」,祈求一年的安全和安寧。 開始大約半年後,真正的迎接夏的到來。
每年祭祀祖先的這個時節,人們都會舉行「夏越拔」,以驅除和凈化過去六個月的罪惡,並感謝過去六個月的平安,並祈禱未來六個月更加平安,將在 7 月 1 日之後繼續參拜神社和寺廟,作為年中的里程碑。 這個新習俗稱為「夏季朝聖」,作為日本的新習俗加以守護,應該被保留和傳承。
作為一種新的日本習俗,它從平成 26 年的淺草神社「三社大人」開始宣導,並傳播到全國各地的神社和寺廟。
6月30日,在「夏越拔」中,身心的罪孽被驅除,「片代流」轉移到片代身上並被沖走。 第二天是富士山的開放。 自富士信仰盛行的江戶時代以來,就組織了富士講座,許多人參觀了位於淺草觀音後面的淺草富士淺間神社。 7月7日是「七夕」。 然後城裡的水井一下子被清洗乾淨,素面上桌了。 在淺草神社,每一次都是通過「夏季朝聖」舉行的重要的神道教儀式。

四萬六千天(燈籠草集市)
裝飾淺草寺境內的 燈籠草攤位是淺草的夏季傳統。 這兩天是 四萬六千天的活動,配合燈籠草集市一起舉行。

隅田川煙花大會
流傳至今的「隅田川煙花大會」的名字是從昭和 53 年開始的新名字,截止紹和36年都在兩國橋上舉起,所以之前的名稱是「兩國河開」,由於交通狀況惡化,從第二年開始無法舉辦該活動。
之後,在昭和 53 年,名稱更改為「隅田川煙花大會」,並在被建築物環繞的隅田川上重新開始。 此外,發射場已進一步向上游移動,發射場已增加兩個位置,以便更多人可以看到它。
八月

淺草桑巴狂歡節
每年吸引約 500,000 名參與者的淺草桑巴狂歡節已成為淺草固定的夏季傳統,並已發展成為北半球最大的盛大節日。 2025年是第40 周年。 淺草桑巴狂歡節一直以正宗的巴西桑巴狂歡節為目標。 巴西和日本也在慶祝建交 130 周年,並計劃開展各種專案。
十月

金龍之舞
昭和 33 年(1958 年),為紀念正殿的重建而創作了寺廟舞蹈,其名稱來源於淺草寺的山名「金龍山」。 在象徵觀音大人的「蓮花珍珠」的帶領下,保護它的「金龍」在仲見世和轄區內遊行。 在金龍淺草協會花組的歌聲中,華麗的舞蹈展開,參拜者們響起了歡呼和掌聲。
十一月

弘前睡魔淺草節
在東京都台東區淺草舉行的弘前睡魔淺草節是青森縣弘前市的旅遊推廣活動,於 11 月中下旬舉行,為期三天。 在為期三天的活動中,將舉辦包括蘋果直銷等弘前旅遊產品集市,週六和周日將舉辦弘前睡魔祭遊行。 期待與您一起感受弘前睡魔祭的魅力!

白鷺之舞
寺廟舞始於 1968 年(昭和 43 年),作為紀念明治時代 100 周年(東京 100 周年)的活動,並恢復了「淺草寺圓姬」中描繪的「白鷺之舞」。 據說蒼鷺舞儀式起源於京都的八坂神社,淺草寺的舞蹈是由寺廟舞蹈保存協會參考蒼鷺舞表演的。 身著白鷺服裝的舞者跳舞,戰士、揮舞棍棒、撒餌者、音樂家和守護兒童一邊演奏「白鷺之歌」一邊遊行。

酉日祭
酉日祭是每年十一月的酉日(十二生肖之一)在淺草的酉寺和各地的鷹神社和大鳥神社舉行的節日,是自江戶時代以來傳承至今的傳統性祭典,祈求開運和生意興榮。
十二月

諾諾觀音 舊市 羽子板市
每月的 18 日是觀澤音菩薩的節日。 其中,12月18日被稱為「交付觀音」,參拜者人數特別多。 在江戶時代,12 月 17 日和 18 日,為了迎接「觀音之博覽會」的人群,轄內聚集了出售年貨和幸運符的攤位,因此被稱為「舊市場」。 舊市場圍繞其他寺廟和神社舉行,但淺草寺市場的規模是江戶最大的,從淺草大橋到上野的商店鱗次櫛比,熱鬧非凡。